綠能新訊

2016-07-31

政府拚綠能 他拋台灣模式

2016-07-31 14:40 聯合晚報 記者曾宛琳/台北報導

5月新政府上任,新政府在能源政策主張非核家園,並以綠色能源發展來逐步代替核能發電,且最近已經有許多縣市的政府機關在著手規劃,也有少部分機關已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。

而對於這些狀況,昱晶(3514)總經理潘文輝認為,新政府若要發展綠色能源,成功因素要有兩個心,一個是「決心」,另一個則是「信心」,要制訂相關的配套措施,綠色能源不能只是淪為口號而已。

潘文輝表示,核能發電是基載電力,能24小時運作,而太陽日照時間有限,應定義為輔助發電電力,他認為健全的基載電力和輔助電力應該在80:20的比例,如颱風來的時候,通常會造成大規模停電,但民生及工業用電不能停止,基載電力就能克服這樣的停電危機。

但台灣若要發展太陽能發電,應該要怎麼做才好呢?潘文輝則說,台灣需要設置大型地面型太陽能電站,而政府也能因此可以成立太陽能農業、牧業、漁業混合區,除了可以提升就業狀況外,也能幫助觀光發展。

潘文輝表示,有些人認為建築物的屋頂裝置太陽能設施,可以提供太陽能電力,增加太陽能家庭和工廠的電力供給,但若太陽能設施設置在屋頂上,它是一個附屬物,一般建築物的折舊年限約20年。

只要拿台灣目前休耕及廢耕土地的27%來建置太陽能電站,即可達到新政府2030年的發電目標。

雖然20年後建置在屋頂的太陽能設施還是可以繼續發電,但建築物是否會繼續存在還是個疑問,況且很多既存的建築物很多都超過20年屋齡,所以他認為在建築物屋頂裝置太陽能設施不是長久之計,且建置成本高,不符合經濟效應,而國外推廣住家房屋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,是因為國外住家都是獨立建築物,適合設置太陽能發電,但台灣大多是高樓大廈,推廣住家型屋頂裝置太陽能設施,看起來是相對不可行的做法。

而農委會目前規劃推行農業大棚政策,意思是在農地上蓋大棚,並在大棚上建置太陽能蓄電設施,大棚下可以種植不需要太多照射陽光的植物,如香菇、蘭花等,但這樣的作法又必須考慮地理環境和天候因素,還必須考慮大棚的堅固性。

潘文輝指出,綜觀這些理由,他個人認為台灣太陽能發電系統要成功,就必要選擇在地面上設置大型電站,而若要選擇地面設置,就要大量土地。

潘文輝表示,新政府曾說希望在2030年綠能發電量要占總發電量的20%,若換算成太陽能發電,總計要40GW的太陽能電站,約需4.3萬公頃的土地,而目前台灣休耕及廢耕土地約有16萬公頃,等於只要拿27%的土地來建置太陽能電站即可,而這就是他認為的,取決於新政府是否有「決心」要做,若要做,就可以好好運用休耕及廢耕土地。

農民耕種平均面積不足以養家餬口,若政府設立太陽能專區,可以雇用農民,達到雙贏。

潘文輝說,根據資料顯示,台灣目前農業人口50歲以上約占63.5%,60歲以上的則占了33%,農民耕種面積平均每人為0.8公頃,面積太小不足以養家餬口,但若政府設立太陽能專區,就可以雇用農民管理電站,農民可以做維修、擦拭、巡邏等相較農事而言較為簡單的工作,但同時又能保有工作收入。

目前台灣發電種類上,火力發電約占80%、核能約占15%,其餘約為綠能發電,而火力發電因為主要原料是煤、石油、天然氣等,而台灣因為天然資源缺乏,這些原料都必須要仰賴國外進口,近年來世界各國政府都在致力「節能減碳」政策,而火力發電需要的原料,在發電時候都會產生汙染、霾害、碳排放等問題。

潘文輝說,太陽能發電則是相對最潔淨的能源,不僅不會造成空氣及噪音的汙染,同時也具備裝置容易及可移動性的特性,也是無聲無息的靜態發電系統,且太陽能產業在台灣的供應鏈是相當完整的,從上游到下游的供應鏈都有,如Wafer(矽晶圓)、Cell(電池)、Cell Module(電池模組)、Solar System(太陽能電站),所以太陽能發電在台灣是成熟,也是台灣要發展綠能發電的最好選擇。